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

取景地點 - 臺北市松山區 - 南京東路五段291巷20弄5-17號 1960

取景地點 - 臺北市松山區 - 南京東路五段291巷20弄5-17號 1960


南京東路五段291巷20弄5-17號外觀。作者自行拍攝,2025年04月22日

地址:臺北市松山區安平里12鄰南京東路五段291巷20弄5-17號

取景戲劇:

於蓓華(監製)、張嘉真(導演)(2025)。《傾斜的秤》[電視單元劇]。臺北: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。

這裡做為本劇主場,男主角家開的藥行。

樓層:2F

門牌初編:1960年07月15日/民國49年07月15日

地號:臺北市松山區寶清段四小段343、345、347、349、351、353、355等7筆地號

地目:第三種住宅區

基地面積:857㎡(約259.24坪)
 
基地建蔽率:45%

基地容積率:225%

松山區安平里是松山區開發最早的幾個里之一,清代到日治時期只是七星郡松山庄的農地,1938年併入臺北市;大約在戰後時期,松山區人口開始膨脹,因此從原本最早發展的饒河街向西和向南擴張;而1950年代末期,位於饒河街西側的新聚里開始發展;而新聚里北側出現臺北最早的棋盤式街道,上面大幅興建2-3層樓的公教住宅,雖然路幅狹小但開始有了臺北市未來的趨勢。這塊早期的棋盤式街廓,之後從新聚里獨立而出,陸續分出安平里、南京里;最後在1990年安平里合併南京里和寶清里,成為今日的安平里。雖然離眷村眾多的鵬程里僅有一線之隔,但這里街廓和文化,明顯與鵬程里差異甚大。

而在這批2-3層樓、街廓整齊的公教住宅區中,部分住宅已經陸續改建為公寓、華廈;但也有的保存到了今天。而在這批公教住宅長年發展下,291巷也成為了露天的菜市場南京市場,每天這裡的居民都會在此採買,有時還會看到北邊的鵬程里眷村居民也會跨過來採購。而這種傳統菜市場通常中藥行特別多,其中南京東路五段291巷20弄就有兩間中藥行;其中9號的仁元蔘藥行從外觀上來看開業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,還保存著當年傳統中藥行的樣貌;也因此被公視學生劇展《傾斜的秤》劇組相中來拍攝。不過這批房子屋齡也已經超過60年,也不知道何時會改建;因此這樣的店面更值得珍惜和擁有。


作為《傾斜的秤》劇中男主角的仁元蔘藥行。作者自行拍攝,2025年04月22日

參考文獻:
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whgis.aspx(May 1, 2025)。
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(May 1, 2025)。

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,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。檢自:https://maps.nlsc.gov.tw/T09/mapshow.action?In_type=web#(May 1, 2025)。

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,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luz.tcd.gov.tw/web/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門牌整合檢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houseno.civil.taipei/myHouseno/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臺北地政雲。檢自:https://cloud.land.gov.taipei/ImmInfo/InteInfo.aspx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新舊地建號查詢。檢自:https://w3.land.gov.taipei/LBN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工程處,臺北市網際網路執照存根影像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img2.gov.taipei/F100/F100.aspx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地籍套繪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。檢自:https://zonemap.udd.gov.taipei/ZoneMapOP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都市計畫整合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webgis.udd.gov.taipei/upis_v2#(May 1, 2025)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