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處走走 - 臺北市中正區 - 明怡大樓 2018
明怡大樓外觀。作者自行拍攝,2025年09月21日
地址:臺北市中正區南福里04鄰羅斯福路二段2號
樓層:13F/B4
樓高:49.8m
開工日期:2014年06月13日/民國103年06月13日
門牌初編:2017年03月26日/民國106年03月26日
竣工日期:2018年04月18日/民國107年04月18日
發照日期:2018年08月30日/民國107年08月30日
建照字號:103建字第0055號
使照字號:107使字第0183號
地號:臺北市中正區南海段二小段1-2、2-1等2筆地號
地目:第三種商業區(特)(原第二種商業區)
基地面積:583㎡(約176.35坪)
總樓地板面積:6756.44㎡(約2043.82坪)
構造:RC鋼筋混凝土
基地建蔽率:65%
基地容積率:630%
實際建蔽率:67.4%
投資興建:志嘉建設股份有限公司
掛名起造:華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
營造:利嘉營造有限公司
建築師:呂大吉/呂大吉建築師事務所、許華山/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
這是一棟命運多舛的大樓。這棟位於國語日報旁的大樓,在興建之前是國產署的土地,國產署當年將本土地設定地上權後公開標售,最後由當時新竹的知名建商志嘉建設以9.668億得標,每坪達到548萬,是當時臺北市地上權的新高價。志嘉建設對本案相當重視,因為是志嘉跨出新竹的第一個建案;志嘉在此推出志嘉水曜,並以有別於過往以別墅為主的2-3房大樓建案,搶攻臺北的住宅市場。但由於當時旅宿業同樣也盛行,加上建商也意圖多角化經營,因此興建過程中將其用途大幅更改為餐飲、社福機構和旅館,想意圖轉為商業大樓使用。
不過身為上市公司的志嘉建設長年虧損,而本案又因為持有稅而使得虧損加大;因此在之後志嘉乾脆將本案出脫,賣給了明怡基金會,改名為明怡大樓。明怡基金會是由趨勢科技的創辦人張明正和陳怡蓁所共同創立,取其兩人名稱的各一字得名;該基金會為一非營利組織,關注當今社會議題,並透過研究發表各種報告,以科技與創新以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。明怡基金會買下該大樓後除了做為辦公室外,也將部分空間作為對外課程的上課教室之用,讓民眾透過終身學習以達成更高的成就,並改變自我。
參考文獻: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whgis.aspx(Sep. 1, 2025)。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(Sep. 1, 2025)。
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,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。檢自:https://maps.nlsc.gov.tw/T09/mapshow.action?In_type=web#(Sep. 1, 2025)。
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,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luz.tcd.gov.tw/web/(Sep. 1, 2025)。
自由時報,羅斯福路國有地 地上權單價創新高(2013年05月28日)。檢自:https://ec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814595(Sep.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門牌整合檢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houseno.civil.taipei/myHouseno/(Sep.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臺北地政雲。檢自:https://cloud.land.gov.taipei/cloud/map/index.html?fun=g11(Sep.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新舊地建號查詢。檢自:https://w3.land.gov.taipei/LBN(Sep.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工程處,臺北市網際網路執照存根影像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img2.gov.taipei/F100/F100.aspx(Sep.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地籍套繪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。檢自:https://zonemap.udd.gov.taipei/ZoneMapOP(Sep.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都市計畫整合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webgis.udd.gov.taipei/upis_v2#(Sep. 1, 202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