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處走走 - 臺北市松山區 - 南京東路五段293-311號/291巷1-3之4號
南京東路五段293-311號/291巷1-3之4號外觀。作者自行拍攝,2025年04月22日
地址:臺北市松山區安平里22鄰南京東路五段293-311號/291巷1-3之4號
樓層:3F
門牌初編:1960年07月15日/民國49年07月15日
地號:臺北市松山區寶清段五小段237~245、248、250、252、252-1、253、256等15筆地號
地目:第三種商業區(特)(原第二種商業區、第三種住宅區)、郵政用地
基地面積:1659㎡(約501.85坪)
基地建蔽率:45%(原第三種住宅區)、65%(原第二種商業區)
基地容積率:225%(原第三種住宅區)、630%(原第二種商業區)
對老臺北人而言,可利亞應該是臺灣最早的吃到飽始祖;當年和海霸王一樣,從高雄起家,然後跟著吃到飽餐廳熱潮一路向北開疆闢土,成為當年吃到飽餐廳的始祖;全盛時期曾經在臺灣各地有多家分店。但在更新型的餐廳取代下,可利亞也不敵之後的後起之秀,分店一間間的收攤;直到去年可利亞最後一間在高雄的分店收攤走入歷史。而在臺北,可利亞比較有名的分店是在古亭和南京東路;而南京東路的分店在多次轉型苦撐後仍不敵大環境而收攤。其南京東路分店的位置,就在南京三民站不遠的南京東路五段293-311號/291巷1-3之4號連排透天店面上。目前該分店仍持續閒置中,但旁邊的其他店面都還是正常營運。
而南京東路五段293-311號/291巷1-3之4號所在的松山區安平里是松山區開發最早的幾個里之一,清代到日治時期只是七星郡松山庄的農地,1938年併入臺北市;在戰後時期,松山區人口開始膨脹,1950年代末期,位於饒河街西側的新聚里開始發展,該里北邊出現臺北最早的棋盤式街道,上面大幅興建2-3層樓的公教住宅,因此之後從新聚里獨立而出,陸續分出安平里、南京里;最後在1990年安平里合併南京里和寶清里,成為今日的安平里。而南京東路五段293-311號/291巷1-3之4號正是在這批公教住宅群的最南端,也因為面對南京東路因此多半已經混合式使用。而目前這排店面屋齡推測已超過60年,也不排除有機會透過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為全新大樓。
參考文獻: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whgis.aspx(May 1, 2025)。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(May 1, 2025)。
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,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。檢自:https://maps.nlsc.gov.tw/T09/mapshow.action?In_type=web#(May 1, 2025)。
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,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luz.tcd.gov.tw/web/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門牌整合檢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houseno.civil.taipei/myHouseno/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臺北地政雲。檢自:https://cloud.land.gov.taipei/ImmInfo/InteInfo.aspx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新舊地建號查詢。檢自:https://w3.land.gov.taipei/LBN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工程處,臺北市網際網路執照存根影像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img2.gov.taipei/F100/F100.aspx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地籍套繪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。檢自:https://zonemap.udd.gov.taipei/ZoneMapOP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都市計畫整合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webgis.udd.gov.taipei/upis_v2#(May 1, 2025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