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

四處走走 - 臺北市大安區 - 名流商業大樓 1981

四處走走 - 臺北市大安區 - 名流商業大樓 1981


名流商業大樓外觀。作者自行拍攝,2025年04月20日
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華聲里11鄰忠孝東路四段299號

樓層:12F/B2
 
樓高:35m

開工日期:1979年10月04日/民國68年10月04日

門牌初編:1981年01月19日/民國70年01月19日

竣工日期:1981年07月18日/民國70年07月18日

發照日期:1981年09月09日/民國70年09月09日
 
建照字號:68建松山三字第0044號
 
使照字號:70使字第1350號

地號:臺北市大安區仁愛段五小段498地號

(原臺北市松山區延吉段二小段498地號)

地目:第四種商業區(特)(原第二種商業區)

基地面積:299.99㎡(約90.75坪)
 
總樓地板面積:3034.62㎡(約917.97坪)
 
構造:RC鋼筋混凝土

基地建蔽率:65%(原第二種商業區)

基地容積率:630%(原第二種商業區)

實際建蔽率:65.99%
 
投資興建:基力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、涂江女士 共24名

營造:合興建設股份有限公司

建築師:沈國皓/沈國皓建築師事務所

很多地方的里名,都和當地最大的地標有關。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華聲里,正是一個典型的案例:一間華視,撐起一整個里的全部。事實上,華聲里原本自車層里分出,後來就以當時開臺三年的華視命名,其華聲之名,就是以華視象徵著中華之聲為由而命名之。華視自1971年開播以來,和臺視、中視被稱為老三台,也是我國的無線電視臺之一;其國防部和教育部的背景,也讓華視一直肩負著傳播教育文化和軍事政令的使命。

而華聲里在清代為車層庄一部分,車層原名為車罾,乃當時的捕魚漁網工具;到了日治初期車層併入興雅庄,之後劃入錫口支廳,到了1920年再被劃入七星郡松山庄;1938年松山庄併入臺北市。到了戰後這裡再依照日治時期被分入松山區,直到1990年才因行政區調整改劃入大安區。其里內的帶狀停車場,曾經是台鐵三張犂支線一部分,1986年因阻礙都市發展且四四兵工廠遷出,改建為信義計畫區而停駛。

而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的名流商業大樓,和周圍許多大樓一樣幾乎都是在1970年代末期開工興建,於1980年代初期完工;而面忠孝東路的一整排老舊商業大樓幾乎都是12層35m,當年標準的主幹道建築高度;其外觀則以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為主,極度簡約的風格,且附近大樓幾乎都如此。但和旁邊三普忠孝大樓不同的是,名流商業大樓單層面積比較小;但樓上卻有兩間牙醫診所,以及在街舞圈闖出名號的HRC街舞教室。

參考文獻:
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whgis.aspx(May 1, 2025)。
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(May 1, 2025)。

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,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。檢自:https://maps.nlsc.gov.tw/T09/mapshow.action?In_type=web#(May 1, 2025)。

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,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luz.tcd.gov.tw/web/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門牌整合檢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houseno.civil.taipei/myHouseno/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臺北地政雲。檢自:https://cloud.land.gov.taipei/ImmInfo/InteInfo.aspx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新舊地建號查詢。檢自:https://w3.land.gov.taipei/LBN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工程處,臺北市網際網路執照存根影像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img2.gov.taipei/F100/F100.aspx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地籍套繪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。檢自:https://zonemap.udd.gov.taipei/ZoneMapOP(May 1, 2025)。
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都市計畫整合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webgis.udd.gov.taipei/upis_v2#(May 1, 2025)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