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華開發泰順街案外觀。作者自行拍攝,2025年05月11日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龍泉里11鄰泰順街
樓層:14F/B3
樓高:49.7m
戶數:54戶住家+店面
規劃坪數:(待定)
汽車位數:(待定)
機車位數:(待定)
開工日期:(待定)
門牌初編:(待定)
竣工日期:(待定)
發照日期:(待定)
建照字號:113建字第0031號
使照字號:(待定)
地號:臺北市大安區龍泉段二小段260、263等2筆地號
地目:第三種住宅區
基地面積:1310㎡(約396.28坪)
總樓地板面積:8251.46㎡(約2496.07坪)
構造:RC鋼筋混凝土
基地建蔽率:45%
基地容積率:225%
實際建蔽率:38.24%
投資興建:大中華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
營造:(待定)
建築師:周泰良/久太聯合建築師事務所
霧裡薛圳是灌溉臺北西半部相當重要的灌溉水道,取自於位於木柵埤腹一帶的景美溪;通過景美、萬隆一路向北,並在萬盛公園與瑠公圳立體交叉;之後通過今日公館圓環一帶的隘口後,沿著西北方向一路向北,在新生南路和溫州街之間的範圍通過,並在一個叫九汴頭的地方分叉出三條支線;其中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一路往北,通過辛亥路後一路向西北而行。
而在霧裡薛圳第二支線與泰順街的交叉口,東邊是泰順公園,西邊則是一大片剛拆除完畢舊建物的素地。從剩餘未拆除的公寓中可以得知,早期的公寓儘管多半沒有退縮,但普遍會依照當時的舊水圳紋理去興建;但今日建築技術進步後,越來越多的基地整合,都開始將這些傳統的水圳紋理納入基地內,使得這些舊水道露出的機會越來越低。而這一大片由大中華開發整合成功的素地,未來將在這裡興建14層的全新住宅大樓;雖然都市更新讓老屋換新令人讚賞,但也因為都市更新,而讓未來霧裡薛圳第二支線的痕跡,逐漸消失在這些更新後的新屋下。這或許也是許多傳統水圳和溪流的宿命;配合都市開發而消失。
參考文獻: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whgis.aspx(May 1, 2025)。
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,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。檢自:https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(May 1, 2025)。
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,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。檢自:https://maps.nlsc.gov.tw/T09/mapshow.action?In_type=web#(May 1, 2025)。
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,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luz.tcd.gov.tw/web/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門牌整合檢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houseno.civil.taipei/myHouseno/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臺北地政雲。檢自:https://cloud.land.gov.taipei/ImmInfo/InteInfo.aspx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地政局,新舊地建號查詢。檢自:https://w3.land.gov.taipei/LBN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建築管理工程處,臺北市網際網路執照存根影像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img2.gov.taipei/F100/F100.aspx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地籍套繪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。檢自:https://zonemap.udd.gov.taipei/ZoneMapOP(May 1, 2025)。
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,都市計畫整合查詢系統。檢自:https://webgis.udd.gov.taipei/upis_v2#(May 1, 2025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